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4月2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首席专家、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王毅韧介绍了《蓝皮书》的主要内容。《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同时,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华龙一号”机组陆续投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着当今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核电机组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以来,我国新核准核电机组10台,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3台,新开工核电机组6台。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台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中国大陆商运核电机组共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

2022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发电量为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5%,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蓝皮书》显示,与燃煤发电相比,2022年我国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近1.2亿吨 ,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1亿吨。我国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推动降碳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国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也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我国有37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占世界满分机组的50%。”王毅韧表示,这个指数反映了核电机组在发电能力、生产效率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我国核电机组的满分比例和综合指数平均值均高于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主要核电国家,同时优于全球机组的平均水平。

核电技术实现全面跨越 一批重大工程取得新突破

当前,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华龙一号”机组陆续投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着当今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

《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在国内外“华龙一号”共有5台机组建成投产,9台机组正在建设,“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有序推进,标志着我国真正自主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华龙一号在工程建设、安全运行方面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设计优化改进方案实现固化,自主软件取证持续推进。一批自主化关键设备、材料已在华龙一号在建项目中实现应用。

此外,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一批关键设备实现如期交付。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实现了初始满功率运行。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此外钠冷快堆、铅冷快堆、聚变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获也得新突破。

海上小堆技术研发不断深化,供热堆型号设计和示范工程积极推进。中国示范快堆1、2号机组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聚变堆研发积极推进,中国环流器2号M装置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为我国开展堆芯级等离子体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主体工程建设也在顺利推进。

我国核能装备制造能力全面提升

《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关键装备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核能装备制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王毅韧表示,当前,我国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三代核电装备的制造技术工艺改进、完善和标准化工作。2022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54台套,交付数量创近五年新高,通过实施核心设备和零部件国产化攻关,推进核电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已形成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成套供货能力。

我国主要核电堆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特别是“国和一号”湿绕组电机主泵和屏蔽电机主泵等一批核电关键装备首台套交付;示范快堆1号机组堆芯支承、热交换器、新组件装载机、提升机等设备陆续交付现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TF线圈盒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表明我国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保持国际先进行列,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

“当前,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王毅韧表示,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铀矿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探明资源量进一步增加;核燃料加工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铀浓缩在建项目按计划推进建设,启动实施新生产线建设。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核燃料组件首次实现商业应用;核电站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管理体系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王毅韧介绍说,大亚湾干式贮存设施首次正式装料,后处理科研专项及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国家集中处置场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广东阳江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建设有序推进,广西防城港、辽宁徐大堡、山东海阳处置场继续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形成放射性废物集中与区域相结合的处置格局。

我国核能综合利用进一步拓展

除了核能发电量不断提升,我国在核能综合利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王毅韧介绍,当前,我国在核能供暖、核能工业供热以及同位素研发生产等领域发展迅速,同时核技术在医学、工业、安保等领域应用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稳步推进,核能供暖总面积达到559万平米。山东海阳核电厂实现海阳主城区核能供暖“全覆盖”,并圆满完成首个供暖季供暖任务;辽宁红沿河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浙江海盐核能工业供热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用。此外,江苏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我国继核能供暖后,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开展的又一积极探索。

核能综合利用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新方案。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在田湾核电基地已开工建设。依托海阳核电运行机组的900兆瓦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也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投运。

《蓝皮书》显示,我国同位素自主化生产取得较大进展。首批碳-14辐照生产靶件入堆,商用堆辐照生产钇-90、镥-177、锶-89、碘-131技术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核医疗装备国产化加快推进,放射性药物研制取得新突破。此外,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核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市场布局持续完善,电子束消毒灭菌、废水处理等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辐照应用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辐照技术处理种类将进一步丰富,产品总量将持续扩大。核农学领域不断拓展,核安保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免费视频永久免费高清网址一本之道高清乱吗115G影院天天爽字幕网永久免费视频app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西瓜中文字幕永久永久在线视频链接链接